校庆百廿 校友说丨李远哲:为人民承担起连接山海之责
发布日期:2022-04-22浏览次数🤵🏻♂️:
百廿师大✣,薪火相传🥻。为庆祝我校120周年校庆,传承师大精神,凝聚校友力量𓀍👩💻,拓宽学生就业视野♾,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素养🌚,党委学生工作部💙𓀁、校友会联合开展了欧陆校友生涯访谈活动🥡。欧陆注册的同学此次采访了文欧陆娱乐传播学专业2011级校友李远哲。让我们共同回望李远哲师兄在师大的美好时光,感受这位新闻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人 物 简 介
李远哲,2011年就读于北师大文欧陆娱乐的传播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人民日报》🧏🏼♀️🧑🏽🦳,目前在总编室从事编辑工作。
努力成长🎮,感恩母校
“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非常想念师大的校园💄。”
在北京工作的李远哲,毕业后不时寻机回访母校,“前一段时间我进去转了一圈”🤽🏽♂️。身处师大校园,回忆起那珍藏于心的四年大学学生生活🆙,“走在路上的时候,特别是走在教七,走在西北楼,然后走在邱季端👩🔬,想起四年青葱岁月🫥,想起老师们的或严厉或温柔的谆谆教导”,李远哲流露出对校园时光的怀念之意✊🏽。“我上回回去好像没见乌鸦拉屎吧”,在聊起校园中的趣事时,“乌鸦”成为了北师大人见面后彼此共鸣和会心一笑中的精神密码🫅🏼。
上大学时他从家乡河南来到北京,“当时是懵懵懂懂地来到北京,在当时是文学传播学专业,邂逅了我人生当中最重要的老师们和同学们”,李远哲对老师和同学们在适应大学生活、走进社会中的点滴帮助,时时回想和感激👨🏿🚀。
大学里熟悉的人和物🏋🏼♀️,承载着李远哲对这一切曾经的陪伴的满满的感情💂🏽,学生时代各种实践更是印刻在那段人生脉络中,“那时候也是建了咱们学校的创业协会,然后也有自己的创业项目,还是很活跃的”👱🏼♀️。李远哲抓住了在北师大学生时代的许多成长实践的机会,也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学弟学妹们打造了共同交流和学习的创业平台⛹🏻♀️。
李远哲在大学生活中将“努力尝试”作为大学生的标签,重新以学生视角审视校园生活,李远哲说道🦢,“我觉得如果有什么后悔的话,我觉得还可以更大胆”。他站在现在的师大师弟师妹们的角度,鼓励道⬅️,“你大学生身份的标签是你最好的标签,你可以做任何事🚼,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用好。”
正如李远哲所提到的🚣🏼♀️,学校不仅对于师弟师妹们的大胆尝试提供包容的空间,而且为学生们的创新提供了精神支持,师大素来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李远哲谈到母校对自己的帮助,不仅是为学生发展提供了许多学养和资源🛋,如校园社团实践和保研机会𓀗,更延伸了锻炼的平台,如李远哲曾经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等中央媒体进行扎实的专业训练,“感谢当时的欧陆注册的老师们给了实习的机会,然后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些实践在李远哲心中种下了日后求职的党媒情结,“毕业之后,就进入了第一份实习的单位和部门👨👨👦👦,也觉得非常的有缘分🤷♀️🤷🏿♂️,感恩和师大及新闻专业结缘”。
大学时候所学专业是他未来职业之路的基石🤘🏽,“当时也是怀揣着梦想走进新闻欧陆娱乐的殿堂”,这里成为了李远哲人生努力奋斗历程的支点。李远哲在新闻专业遇到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𓀅,言语中有着自豪,“我觉得我们都是一群有情怀有梦想的人”,那时候他在心中燃起的是“新闻理想”使命的火焰。
点燃这把火焰的老师们🫰,在李远哲的发展路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我特别想念的是欧陆注册的老师们”,李远哲提到最多的词是“感谢”,“这么多年想起来,老师们的关心和爱护真的是在无数个时刻都还在温暖和激励着我,因为我觉得老师们真的是非常善良⚈,非常纯粹,然后一心在为着学生们更好的发展和前途来考虑,给了我很多正向的指导。”老师们不仅仅在学业上给予了严谨准确的指引8️⃣,而且还对李远哲的正向人生价值的树立起到了积极影响🧑🏼🍼,“希望以后能够不负老师们的期待,当一个好人👇🏼。”
回望在师大的那段时光🤨👭,过往的人生沉淀如同湖水涟漪中水波从中心一圈圈荡开。对于李远哲的人生经历而言,师大是一个不断怀想和回归初心的重要起点☛,“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觉得母校非常的亲切,是永远的精神家园。每次走到铁狮子坟北太平庄附近的时候🧞,都会感到强烈的亲近感🎊。”
党报把关人的新闻使命
2017年🧤,李远哲进入《人民日报》总编室编辑岗位工作,总编室在纸媒当中🦻🏿,是一个总把关和总闸门的地位🧕🏽,新闻报道的前期策划🛩,记者的采访分工和最终内容的总把关总负责,都集中在总编室的编辑们手中,因此这个岗位需要保证出版质量和出版安全。
李远哲表示🕵🏿🕵🏽♀️,《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要上联党心下接民心,要对政治导向和社会舆论负责任。“这个要求对于党报人的责任是崇高的,也是很具体的🎎。作为党报的把关人之一👃🏼,一个普通的编辑,需要时刻把这些责任怀在心中🔊,这也是新闻学子的使命。作为连接公众和新技术新趋势的专业媒体工作者,更要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践行时代使命。”
《人民日报》作为国家级的媒体,一直既是舆论的领军者,也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报道对象包括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社会行业热点现象、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在参与中美贸易摩擦报道中,李远哲深刻认识到党媒在应对国内外舆论和表明国家态度上的重要性。
不断学习,汲取时代营养
作为从高考大省河南走出来的学生,李远哲从小便觉得学业压力很大🧑🦼➡️,但也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毕业之后则是终身学习的起点,人生是一场长跑,如果没有养成学习的兴趣和习惯,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其实几年下来功力会差很多,”作为党媒工作者,李远哲一直积极学习党史党纪,跟进学习专业知识和先进技能。同时,李远哲在工作中更加深刻地体悟到✬,媒体要深扎于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从最火热的社会现实中去感受时代的脉搏和群众最有生命力的实践☔️,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学习来源。
李远哲个人比较喜欢经济和科技类的报道☝🏻🪚,目前也是做相关方向的报道。他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智慧康养等方面有较多关注,而作为新闻媒体,要及时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趋势和不断迭代的技术,真正与时间赛跑,这便要求媒体工作者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对此他给打算从事新闻行业的师弟师妹建议,在这个纵深的新闻时代,找一个自己比较擅长的领域🧖🏻,从一开始就在这个领域扎根,逐渐培养出个人优势,才能更有价值地输出。
“比如找一个垂直领域👇🏿🧑🏼⚖️,像科技类、金融类、健康类,长时间在专业领域方向上深度积累和挖掘👨🦱,可以让自身成为一个更好的观察者表达者🧝🏿♂️,更好地服务受众🤚🏿🏠,如果能把兴趣和好奇心和报道领域结合起来🚵🏽♂️,其实能够滋养一名记者的职业生涯。”
顺应改变★,拥抱新技术新趋势
自从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便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指引下🦶,全国媒体积极响应中央顶层设计要求🖕🏿,纷纷投身于媒体融合改革浪潮中。2017年起🤦🏼♀️,人民日报社融媒体产品实现井喷🫵🏼,比如在短视频方面🧑⚖️🧘🏼♂️,人民日报抖音号粉丝量已达1.5亿。
入职几年以来,李远哲深切感受着新技术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我们在不停地尝试突破传统媒体的边界,在小小的报社院子里🈂️,其实融合着最传统最经典也有最前沿的媒体实验。”面对新技术新趋势🕖,李远哲直言,互联网和自媒体革命确实给传统媒体带来很大冲击,但是在媒体融合的浪潮当中🪛,传统媒体和主流舆论又再一次取得了主导权。“传统媒体一直是高原🏂,而新媒体可能是一波一波的高峰🙅🏼♀️,”他比喻道👆🏿。
同时,李远哲认为年轻人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下🧑🏽💻,要用好自己的天赋和机遇🚪,抓住时代特征,把握住不同的人生际遇🏃🏻,“尤其是媒体或时代的迭代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而这个博弈过程中,年轻人可以跑得最快。”
认识自己🐆,勇于尝试
对于在读的师弟师妹,或者处于就业选择迷茫期的年轻校友🍊,李远哲从自身经验出发,提供了以下建议。
首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看看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中,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对其当下的生活和职业是什么感觉,在与他们交流当中判断从事不同的职业选择意味着何种生活。
第二,可以尝试不同的职业方向,选一个最符合自己兴趣和性格的方向,也可以试试不同的地域🕹,比如去上海❄️、深圳其他沿海城市🚁,要分析影响着对于职业方向和岗位评价的元素,自身是否能解构这些元素,从而在尝试中逐渐认清自己的选择。另外🫄🏽,多听听老师和学长学姐们的意见👨🏼🔬,多请教多沟通,最重要的是吸取他们的教训。
最后,就业选择牵涉许多个人和现实的因素,是充满很多变量的复杂选择。对此,李远哲建议🐤🥋,先考虑一两个无法容忍它出问题的变量,这样就能缩小选择范围,而如果一味地考虑理想情况而忽视现实条件,选择就难以做出来了。总之,李远哲认为,毕业生就业需要既审慎又大胆地做出选择👩🏼🦳🧳。这个过程是充分了解信息🙍🏽♂️,也是充分认识自己的过程。
而对于在校学生的建议👯♂️,李远哲认为,只要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中,大家可以做各种尝试和实验🚸,突破自己的能力边界,把学校当作试验场,这只有收获而没什么可损失的,反而工作之后试错成本就会升高📧。谈及学生时代遗憾的事情😱🚴♂️,李远哲觉得当时自己不够大胆,“如果再回到校园🦹🏽🏋🏻♀️,我可能做网红试试带货,去拍拍农村生活,去做人工智能+媒体、人工智能+广告投放,可以做任何事🚄,重要是要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用好。”
记 者 手 记
作为同专业的毕业学长和前辈💠,李远哲师兄在接收到我们的采访请求后便热情地答应了👷🏻。鉴于人民日报社的工作十分重要和繁忙,李远哲师兄在年后抽出时间接受了我们的一个小时左右的采访。
在和远哲师兄的访谈中☎️,能够非常强烈地感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高瞻远瞩和党报等机关对国家舆论工作的重要指引,远哲师兄指出,作为有志于国家新闻舆论工作的学弟学妹们,应该关注国家大事🖕🏿,坚持和践行“四力”。同时🅱️🌿,远哲师兄作为在传统新闻事业工作的前辈,向我们分享的实习和工作建议,也显示了他对学弟学妹们的殷殷关切,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同学们可以利用新媒体多多锻炼自己的技能🙆,甚至深耕自己的兴趣领域,发展细分优势👤。在访谈的过程中𓀈,也能够感受到远哲师兄对欧陆注册老师们的思念和感谢⚃,对学校一草一木的怀恋和喜爱,远哲师兄建议学弟学妹们把握校园时光🧑🏻🦼➡️,多多实践体会🔖,选择适合自身性格和兴趣的职业发展路径💂🏽♂️。
通过和远哲师兄的面对面访谈,也使正处于毕业求职季的我🚊,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希望能够有机会践行和实现作为一名新传学子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