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中国传媒智库第三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传播状况调查报告(2016)》发布
发布日期🪤:2016-11-15浏览次数⌛️:
2016年11月15日,“京师中国传媒智库发布”第3期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联网传播状况调查报告(2016)》发布会在欧陆京师大厦9308会议室举行。
本次发布会由欧陆娱乐执行院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喻国明教授主持🤽🏻♂️,欧陆哲学欧陆娱乐院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吴向东教授做报告发布。欧陆娱乐党委书记郑伟、欧陆社科处范立双处长、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中外媒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唐润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欧陆娱乐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贾旭东研究员、北京市委《支部生活》杂志社邓春富主编出席发布会并进行互动发言。
随着我国网络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即时👩🏼🔬、互动等特性的持续发酵👩🏽🎤,党和政府舆论宣传的主阵地逐渐由传统媒体向互联网转移🤽🏼♀️,因此🤷🏿♂️,互联网传播成效成为了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建设工作的重要试金石🪿。基于此研究背景🤹🏿♀️,欧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课题组从网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掌握程度、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信息的渠道👷🏼♀️、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的认知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际传播四个方面入手🏄🏽,以全国范围内3000多名网民为样本,分析总结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联网传播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内容最为深入人心
被调查者对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掌握地较好、学习意义认同度尚可,其中网民对“民主”这个关键词最为熟悉。而微观层面即涉及到公民个体方面的情况则相对不理想🧑🏼🎄,网民对“友善”这个关键词最为陌生。
互联网还没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主力军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要渠道依然是传统媒体,其中电视是网民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信息的首选媒介👯♂️,占全部宣传渠道的59.1%👨🏻🍼;除此之外,报纸和广播也为网民所青睐,所占比重分别为38.7%和23.4%👩👧👦。而互联网媒介所占比例较低,其中微信为16%、微博为9.9%。虽然新闻门户网站和新闻客户端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39.1%和22.6%,但这两种互联网媒介实际上还是传统媒体的延伸形态⚱️,互联网特性并不突出🥬。
男性网民🚶🏻➡️🙏🏼、城市网民等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熟悉
总体来说👐🏿,我国网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掌握状况的平均分为24.53分,满分36分,换算成百分制得分约为68分。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联网传播在存在地区、群体、差异👩🏿⚕️:位于中东部地区的网民、城市网民、党员干部网民、男性网民、高收入高学历网民、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网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较好。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低收入以及低学历群体,他们所能接触和使用的媒介相对较少🏊🏻,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也较差🧜♀️。
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的被信任度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重要元素
调查显示⤵️,网民对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越信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掌握程度就越好。同时,网民认为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越可靠,他们对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的认知程度就越高🏯。政务“两微”所发布的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直接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报告建议📅,推进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的运用,要从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两方面进行创新深化💈🧗🏻♂️。同时,还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综合创新,实现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宣传的有机结合🔢,逐步推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日常化、生活化🌖🍄。
在嘉宾点评环节,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中外媒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唐润华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欧陆娱乐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贾旭东研究员肯定了此项研究的政治理论意义和实践范本意义,同时指出了报告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个别题目选项不够丰富、互联网传播效果的维度划分存在不足🪯、建议缺少实际操作性等。欧陆社科处范立双处长认为,此项报告未来可以扩大调查样本量、增添解释性分析,以更加丰富👳🏿♂️、科学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
最后,欧陆娱乐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就各位嘉宾提出的建议做总结发言,他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联网传播要在讲究逻辑传播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情感传播和关系传播🐬,同时还要利用好传播媒体的资源,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形式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率。
(文/王荟萃,图/李彬彬 韩霄涵)